-
大兴安岭火灾发生在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,这场火灾持续了大约一个月。火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:
1. 自然因素:大兴安岭地区属于森林茂密、气候干燥的地区,春季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。由于当时正值春季,气温回升,风力较大,干燥的气候条件为火灾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2. 人为因素:火灾的起因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。当时,大兴安岭地区正在进行森林采伐,伐木工人使用油锯作业时,由于操作不当或管理不善,导致火源失控引发火灾。
此外,火灾发生时,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资源丰富,但防火意识不强,火灾发生后,扑救工作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延误,导致火灾持续时间较长。
这场火灾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是我国森林火灾史上的一次重大灾难。火灾过后,我国加大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力度,提高了森林防火意识,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。举报 -
新华网黑龙江频道6月3日电(记者程子龙、崔峰)一段时间以来,黑龙江、内蒙古等地林火多发,据气象专家和国家有关部门分析,多种气候异常情况和特殊因素决定了这些地方林火频发,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点。
一是气候异常干旱。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情况,今年以来,黑龙江、内蒙古北部林区降水比常年减少三成以上。特别是进入5月以来,内蒙古东北部、黑龙江西部、西北部大部地区降水不足10毫米,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减少50%-80%,黑龙江省平均降水比历史同期减少72%。
二是气温持续偏高。黑龙江省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增高2.5度,黑龙江黑河、大庆以东地区的气温比常年偏高2-4度,近10天来,温度持续高达28-30度以上,高于同期我国中部地区以上的气温。
三是风力大而异常。近10天来黑龙江、内蒙古等地火场地区已持续发生5-6级大风,部分时段达到7-8级,阵风9-10级,而且出现了旋转风,风向多变。
四是黑龙江、内蒙古北部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,林相改善,林下可燃物剧增,每公顷高达50-60吨,远高于国际公认的每公顷30吨发生大火的水平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