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四十度,没它真会冻死人。
可如今,它自己也要被“冻”掉了。
老炕头能省四分之一柴火,一夜把土坯烘成暖砖,人贴着炕沿活命。
大兴安岭的冬天,木材和煤就是硬通货,火炕是穷人家的“央行”。
麻烦的是,烟把肺先熏坏。
疾控最新数据:老炕用户咳喘率比用电那拨高27%。
年轻人一听,直接搬去镇上楼房,宁可交暖气费,也不想半夜咳到醒。
政府砸钱改炕,一户补两千到五千。
太阳能加电热板、生物质小锅炉,三十八%的农户已经换了装备,烧不起整棵木头,改烧压缩秸秆颗粒,屋里没烟味,灶台还能热水。
最妙的是东北农大的“吊炕”,土坯里加通风孔,热气打旋再散,热效率飙四成,柴省三成,老炕的骨头新炕的心脏,外框还是那口能躺全家的大台子。
可非遗牌子一挂,火炕又成了打卡道具。
吉林把营造技艺写进保护名录,民宿老板赶紧把炕沿刷漆,拍照收门票。
游客拍完照就走,留下房东半夜还得开电暖器——真取暖,靠表演可不行。
看样子,火炕死不了,也回不去。
它得一边咳嗽,一边学新招,像村里那些老头:棉袄换羽绒服,烟袋换电子烟,人还是那个人,只是活法变了。举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