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我们来分析一下冬半年大兴安岭暖脊(也常被称为“大兴安岭倒槽”或“脊前偏北气流”)形成的主要原因。
这主要是一个"天气系统尺度和地形相互作用"的结果,核心在于"阻塞高压"的存在及其引导的气流特征。
具体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:
1. "强大的西伯利亚高压(阻塞高压)控制:" 冬半年,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冷气团控制,形成一个强大而深厚的冷性高压系统,称为西伯利亚高压。 当这个高压异常强盛且稳定时,其部分边缘会向南“爬”到中国东北北部,甚至影响到大兴安岭一带。这个南伸出来的高压脊就形成了“暖脊”。
2. "阻塞高压的“钳制”作用:" 强大的西伯利亚高压像一个“钳子”,钳制住了东亚中低纬度的环流。 它常常切断副热带高压的北上气流,并阻止了极地冷空气快速南下的通道,导致大气环流呈现阻塞形势。
3. "气流的绕行与辐合:" 在阻塞高压的东侧(对于东亚来说,大致是高压的东南侧),南来的暖湿气流(例如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或台风带来的水汽)和北来的冷空气(从西伯利亚高压主体南下)无法直接北上,举报 -
冬半年大兴安岭暖脊形成的原因
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焚风效应,大兴安岭阻挡了冬季风。
焚风效应
大兴安岭阻挡冬季风。焚风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,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,焚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,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——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。
1、焚风效应的成因
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。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,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。
2、焚风效应的影响
其增温影响可促使作物、水果早熟,强大的焚风可造成干热风害和森林火灾。冬季强焚风可引起山区雪崩等焚风可以促进春雪消融,作物早熟;同时,也易引起森林火灾、干旱等自然灾害。在高山地区,焚风还会造成融雪,使上游河谷洪水泛滥,有时还会导致雪崩。
3、焚风效应的分布
焚风效应, 其英文名称直接借用德文源词,最早是指气流越过阿尔卑斯山后在德国、奥地利和瑞士山谷的一种热而干燥的风。实际上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焚风,如北美的落基山、中亚西亚山地、高加索山、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,甚至太行山东麓也曾出现过焚风亚洲的阿尔泰山、欧洲的阿尔卑斯山、北美的落基山东坡等都是著名的焚风出现区。中国不少地区有焚风,比较明显的如天山南坡,太行山东坡,大兴安岭东坡的焚风现象。
举报